扎克伯格在美國聽證會現場
網友張三:小扎不容易,舌戰美國國會群 網友李四:給美國老大爺們解釋互聯網也是一個糟心的事。網友王麻子:中國賣信息更嚴重,把某李、某馬也叫出來。網友老五:小扎很坦誠,不容易呀從結果上來看,這次扎克伯格大戰美國國會對于Facebook的股價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所以這次的危機公關是成功的。不過就泄漏用戶信息這件事在其它國家太正常了。
我就親身體驗過咱們國家用戶信息流通的效率。辦營業執照的時候我留了自己的電話。一個月內,有辦證的、代開發票的、貴州茅臺、各大銀行貸款的等不下十幾家公司給我打電話推銷。咱們國人每天都在經歷這些電話營銷的事情,但是也沒有上升美國這高度。到底是美國人太重視,還是另有原因?
我查了一下這次事件的起因。2016年美國大選的時候,一家名為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數據公司竊取了5000萬Facebook用戶資料,根據每個用戶的日常喜好、性格特點、教育水平,預測他們的政治傾向,進行新聞的精準推送,達到洗腦的目的,間接促成了特朗普的當選。另外傳言這家公司有俄羅斯的背景。從此就把這次事件上升到俄羅斯人操作美國大選。
這次用戶信息泄漏的事件演變成為國家安全層面,也難怪這些美國政治家坐不住。這要是在中國可能小扎連舌戰的機會都沒有。今天咱們不關注政治層面的原因,只談這次Facebook的危機公關。首先從結果上來說,Facebook股價飆升4.5%,大部分網絡對于扎克伯格表示贊揚,是一次成功的危機公關。那么扎克伯格是如何通過辯論去贏得大眾的支持?
首先是穿著上面的變化。大家都知道小扎平常都是T恤,只有重大場合才是西裝。這一次聽證會,小扎西裝革履,面帶疲態。讓人感覺他很重視,也為這件事焦頭爛額。喚起人們的同情心。
其次是態度,先承認自己的錯,錯在哪里,以后要怎么改變,也表明愿意接受政府的監控。塑造了一個坦誠的形象。誰會去揪著一個坦誠的人唇槍舌戰。
最后重塑公司的愿景,讓人與人之間連接,這個愿景美好吧。去強化Facebook在推動社會的發展,這個事情做好了大家都能夠受益。
縱觀過去十幾年的危機公關案例來看,最佳的方式還是直面自己的問題,向用戶坦誠交代。這個社會太透明了,互聯網已經讓我們沒有了隱私。你怎么可能瞞得住用戶。不過我也發現,越小的公司越喜歡找些借口欺騙用戶,而往往這樣的公司不到幾年就死掉了。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區別不僅僅是在人員數量、營收,還有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