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菲律賓食品藥品局對從中國進口的部分食品進行檢驗,其中大白兔白糖發檢測出含有福爾馬林(甲醛)的成分,甲醛是公認的高致癌物。
隨后,菲律賓方面對大白兔奶糖下達禁售令,并勸導市民不要購買,同時要求出口商找回相關產品。此消息通過電視新聞網公布后,美國、新加坡、澳門、香港等多家媒體都轉載了此消息,引起海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以至于連香港、廣州部分超市將大白兔奶糖下架。
在發生“甲醛事件”之后,大白兔奶糖的生產企業冠生園集團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動,首先自己主動停止了大白兔相關產品的出口,并且給菲律賓方面進行發函溝通,了解具體情況,而后馬上與相關部門聯系,上海市質監部門和國家質檢總局及時派員在第一時間介入,對此事件進行調查,其隨后出具了權威檢測報告。
報告證明中國上海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大白兔奶糖,在生產過程中沒有添加甲醛,質量安全。隨后新加坡政府的檢測機構也對冠生園新加坡經銷商,福南公司倉庫中的大白兔奶糖進行了抽樣檢測,抽檢結果同樣是不含甲醛,大白兔奶糖發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安全標準。
檢測結果出來之后冠生園馬上召開中外媒體見面會,宣布檢測結果。權威部門的檢測結果迅速獲得了公眾的信任,國內外經銷商紛紛消除對大白兔奶糖的質量疑惑,美國、新加坡、哥斯達黎加、馬來西亞、印度、尼泊爾等國家企業紛紛恢復大白兔奶糖的進貨。

大白兔在食品安全問題發生之后,用真誠的態度、積極的行為,首先安撫了焦躁的大眾媒體們,而后通過求助權威部門進行檢測。通過權威機構的話語來澄清自己的清白,當最有說服力的結果公布之后,,再讓輿論媒體進行澄清。而大白兔企業方面,對外始終保持一個低調、老實、謙卑的形象,得以在危機事件發生后,迅速扭轉事態局面,在公眾還沒有弄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之前,就把危機迅速化解與無形,贏得了社會大眾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