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胡彥斌先后連發四條微博硬鋼,火藥味十足。原因是鄭爽在《親愛的客棧中》說自己搞不定上海男人,而胡恰恰是上海男人。

凌晨,胡彥斌針尖對麥芒發了第一條微博“東北女人挺好的,我搞不定東北女人”,引來鄭爽粉絲圍攻“她無心之失,你有意為之”“靠Diss鄭爽炒作”等。
兩人雙雙登上熱搜。
隨后,胡彥斌連發三微剛到底。“別動不動就把前任拿出來遛一遛”“再說一次,從今以后被帶上我,真的沒空”“4年了,不要再提了,大家都挺好的”。

本以為又是一場鄭爽粉絲對胡彥斌口誅筆伐,撕到他體無完膚,順帶火燒張恒的碾壓之戰,結果卻走向了“網友心疼鄭爽的前男友們”的奇怪畫風。What?
小編仔細梳理了一遍:不是爽妹子粉絲的戰斗力不行,實在是老胡的危機公關操作猛如虎。
首先,被粉絲罵出來,不如自己站出來。
作為娛樂圈公認的熱搜體質,爽妹這話一出口,粉絲必定要出手。作為那個“挺好的只是搞不定”的“上海前男友”,胡彥斌必會被爽粉@、質問。也會有人繼續糾纏他們之間到底發生過什么,剪不斷,理還亂,最后很可能走向“胡彥斌渣”的輿論。
而且,人多有一種心理:你越藏頭露尾,他越覺得你心里有鬼;你越坦坦蕩蕩,他反而開始懷疑自己。
更何況,活躍在微博的廣大青年,天然對有話敢說有話直說的人有一定好感。網絡輿論引發的危機,最好用網絡輿論進行回擊。
所以,與其等被挖出來,再手忙腳亂自證,陷入輿論泥潭,不如大方挑明。

其次,先聲奪人,把握黃金時間。
鄭爽發言的綜藝播出幾個小時,胡彥斌就在凌晨發了第一條微博。
本來單是“上海男人挺好的,,只是我搞不定”,給人的印象是她在戀愛中受傷了,但還記得前任的好。加上她的形象,路人很容易會站到同情的立場,和她的粉絲同陣營。
但是“我搞不定東北女人”對上“我搞不定上海男人”,讓鄭爽粉絲憤慨他小氣,借鄭爽炒作;卻讓吃瓜路人看清這只是前男友、前女友互撕,無關對錯,無關強弱,自然不會被爽粉帶著跑了。先爭取公眾的支持,最壞也要讓公眾中立。

最后,轉移焦點,化危機于無形。
胡彥斌后又連發三條微博,都在強調一點“我只是前男友,不要再cue我了”。
言辭看似火藥味十足,實際上“扣帽子,背鍋”表明他被冤枉,就連第一條微博的硬懟都是無奈之舉;“做好被網絡暴力的準備”表明他弱爽粉強,他被網絡暴力,這話一出,試問公眾站哪邊;“不要再提了,大家都挺好的”表明他只想各自安好,求放過。
于是,粉絲和公眾的視線自然從“那個上海前男友到底怎么搞不定”“怎么傷了鄭爽”轉移到“胡彥斌挺慘的”“鄭爽該不該提前男友”“鄭爽前男友總被罵”上面。爭取公眾的心靈比爭取公眾的腦子有效。

整個事件下來,除了胡和爽被送上熱搜,粉絲小范圍的開撕意外,比較幸運的是沒有上升到人身攻擊,也沒有誰受到傷害。我們吃了個愉快的瓜。
復盤到此結束,小編聲明一下下,我不是他兩的粉絲,也不是黑粉,請勿攻擊弱小無助的我。
這只是小編淺薄的觀點,如果各位大大認為不堪入目,請原諒小萌新。看在我修行不易,求生欲爆棚的份上,不噴我,十分感謝。

最后碎碎念,這次事件也告訴我們:公關不是為了證明對錯,而是為了贏得大眾認同。換句話說,大眾認可的對錯比事實的對錯更重要。
聽起來有些荒謬,但現實就是強者引導輿論,弱者受輿論引導。輿論就像武器,只要振振有詞,可為對方又可為我方所用。
愿我們做個善良的人,守住底線,就不懼被輿論操控做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