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明 本報記者 鄢朝暉
才下枝頭卻上“碼頭”,這是贛南臍橙熱銷的真實寫照。贛南臍橙,是贛州市現代農業“三張名片”之一。
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踐中,贛州以臍橙、蔬菜、油茶產業為主導,提高優勢特色農產品的生產供應水平,為推進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實現同步全面小康打牢基礎。
贛南臍橙香飄全球
近日,“贛南臍橙第一人”袁守根走進位于信豐縣的國家4A級景區——中國贛南臍橙產業園,歷歷在目的臍橙發展史,讓他很是感動。
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信豐縣農藝師袁守根引入試種,到引種調整、山上再造,再到轉型提升產業化發展,贛州已成為臍橙種植面積世界第一、全國最大的臍橙主產區。
在2018年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上,“贛南臍橙”以601.13億元的品牌價值進入十強,列水果類產品第一。這是贛州扎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巨大成果。
以臍橙為主發展果業工程,贛州調優品種選育及推進良種繁育基地建設,不斷提升贛縣江口鎮、安遠車頭鎮、尋烏桂竹帽鎮等定點苗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加大力度推廣優、新、特臍橙品種,改善單一品種局面。
贛州每年新建臍橙、蜜橘、甜柚、橘柚等標準化示范果園10萬畝、獼猴桃基地4000畝。每個縣(市、區)重點扶持1至2個加工和營銷型龍頭企業,提高冷藏、運輸、分選水平,積極發展加工業,增加產品附加值。
優化產業布局,建設以信豐為中心,輻射尋烏、龍南、全南、大余的早、晚熟臍橙產業帶;以寧都、瑞金為中心,輻射贛縣、興國、石城、安遠、崇義、上猶等縣(區)的中熟臍橙產業帶;建設尋烏蜜橘產業區、南康甜柚產業區及會昌雜交柑橘產業區。
到2020年,該市將新建標準化生態示范柑橘果園30萬畝以上,水果總面積達到230萬畝(其中臍橙產業產值達130億元),努力把贛州建成在全國乃至世界具有影響力和市場話語權的臍橙產業基地。
贛南蔬菜遠銷中歐
寒冬季節,走進位于贛縣區的贛州銘宸蔬菜科技產業園,大棚內各種蔬菜長勢良好,滿眼綠色令人心曠神怡。
借助贛州港優勢,該產業園與俄羅斯、匈牙利等國經銷商達成合作,促成“贛南蔬菜”搭乘中歐班列順利出國。
在蔬菜產業的發展中,贛州在設施基地、標準體系、冷鏈物流、加工能力升級等方面下功夫,同時注重品牌建設,加強與國內外知名加工企業的聯合,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提高贛南蔬菜影響力。
2018年上半年,該市已流轉土地12萬畝用于發展蔬菜產業,落實主體399個,建成鋼架大棚3.61萬畝。贛南蔬菜產業正駛入豐收“快車道”,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
為把蔬菜打造成農業支柱富民產業,該市將重點建設“一心兩帶三區八園”,即在南康區建設贛州蔬菜科技創新中心,沿G105、G323打造蔬菜重點發展帶和蔬菜科技產業帶,輻射贛縣、南康、信豐、龍南、瑞金、寧都、大余等地。
同時,重點打造都市設施蔬菜產業發展區、東部優質蔬菜產業發展區和南部特色蔬菜產業發展區,并在南康、贛縣、信豐、瑞金、興國、寧都、龍南等8個縣(市、區)創建一批現代設施蔬菜產業園,發揮產業園的示范、引領作用,輻射帶動周邊發展蔬菜產業。
到2020年,贛州預計建成50畝以上規模蔬菜基地面積45萬畝,蔬菜總播面203萬畝,總產量372萬噸,綜合產值達到120億元以上。
贛南油茶促農增收
冬季油茶如何撫育施肥、防治病蟲害……近日,定南縣油茶冬季撫育施肥和整形修剪技術培訓班開班,技術人員把課堂搬到山上的油茶林,對油茶種植戶手把手教學。
油茶是贛州現代農業主導產業之一。目前,該市現有規模以上油茶加工龍頭企業9家,年產茶油1.8萬噸,油茶產業總產值達56億元,全市累計有5.7萬戶貧困戶、19.5萬貧困農民參與了油茶產業發展。
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贛州選擇交通便利、面積相對集中連片的無林地、低質低效林地,使用油茶良種壯苗新造高產油茶林。實施林地墾復清理、密度調整、整形修剪、補植補造、施足追肥等措施,改造現有低產油茶林,提高油茶產量。
同時,以齊云山油茶等企業為龍頭,推行規模化、高檔化、多樣化綜合加工利用。大力推進贛南茶油品牌整合,力爭統一使用“贛南茶油”品牌商標,統一油茶產品質量標準,統一品牌營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到2020年,該市高產油茶林預計達135萬畝,形成茶油精深加工系列產品,油茶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