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北平 通訊員胡建亮
一年多來,杭州市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在對口幫扶恩施州過程中,構建“市州、區縣、街道(鄉鎮)、村村、企村”五級結對聯動的“攜手奔康、齊步共進”扶貧協作新體系,形成了政府、市場、社會互動,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結合的大扶貧協作格局,創造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杭州樣本”。
據統計,2018年,杭州市向恩施州投入財政幫扶資金2.839億元;45家浙商企業在恩施州新增投資13.91億元;幫助恩施銷售農特產品2.88億元;杭州社會組織、愛心企業、慈善機構、公益人士通過各種渠道為恩施捐助款物5891萬元。
真心幫扶 情暖大山
2018年8月5日,建始縣貧困學生崔妙妙順利完成手術。一年前,崔妙妙診斷出患了主動脈弓動脈瘤。這是一種罕見的腫瘤,一旦破裂就會危及生命,必須馬上手術,但需18萬元左右的費用,經過多方籌措,還有5萬元資金缺口。
恩施市義工協會得知崔妙妙的情況后,向杭州市幫扶恩施州工作隊尋求幫助。工作隊全體隊員率先捐款,并通過共青團浙江省委大型公益募捐平臺“親青籌”向社會募捐,很快為崔妙妙籌到5萬多元愛心款。
利川市南坪鄉長樂小學的倪小玉捧著一包嶄新的衣服、鞋子和書籍,激動地說:“我好想見一面給我這么多禮物的‘溫情媽媽高龐丹怡’啊!在我心中,她就是我的媽媽——我的親媽媽!”倪小玉剛剛出生就失去了母親,父親長年在外地漂泊未歸,沒給她打過一次電話、寄一分錢。
2018年“六一”兒童節前夕,來自杭州市蕭山區的“姐妹花·溫情媽媽”志愿服務團收到了恩施山里孩子們寄來的微心愿——一個足球、一本書、一條裙子、一雙運動鞋……這份心愿讓杭州的溫情媽媽們備覺心酸,她們決定替山里的孩子實現這些心愿,積極發動親朋好友捐款捐物。很快,這些飽含杭州溫情媽媽愛心的禮物,通過快遞跨越千山萬水送到孩子們手上。
杭州廣大社團組織、愛心企業、慈善機構、公益人士通過各種渠道積極開展捐資捐物和志愿者服務活動。
杭州市總工會將“春風助學”拓展到恩施,每年捐贈300萬元用于資助1000名考上大學的貧困學生;浙江傳化慈善基金會向利川市政府捐贈100萬元;下城區學生為巴東縣小朋友捐贈圖書1200余冊,募集義賣款1萬元;下城區京都小學和京都實驗幼托園聯合民間公益組織第九世界公益俱樂部,為巴東縣野三關鎮中心小學送去300個溫暖禮包;余杭區向咸豐縣民族實驗小學捐贈100萬元;湖北省浙江商會捐贈55萬元;杭州市建蘭中學向鶴峰縣太平鎮賀龍希望小學捐贈價值20萬元的課桌椅;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手杭州市溫商慈善基金會發起“聰慧行動”公益項目,計劃3年內捐贈1000萬元,為100名聽障少年兒童免費進行人工耳蝸植入術,幫助他們重返有聲世界;浙江“向陽花計劃”落地恩施,為恩施患兒帶來福音……
點滴溫情,匯集成愛的暖流。2018年,杭州市幫扶恩施州工作隊先后成功開展了“助銷農家雪蓮果讓百姓過個安心年”“救助貧困兒童廖銀雨”“貧困大學生崔妙妙定向募捐”等公益行動,并得到杭恩兩地媒體的廣泛報道與傳播,讓更多的杭州愛心人士、慈善機構參與到攜手恩施脫貧攻堅的戰役中來。
企業發力 攻城拔寨
杭州市屬國企、區縣(市)國企深入開展“萬企幫萬村”結對幫扶活動。2018年,杭州企業與恩施州229個貧困村簽署“村企結對”協議。其中,杭州市、區級國企結對幫扶恩施州163個貧困村,并由國企主要領導擔任貧困村“名譽村主任”,落實幫扶資金1325萬元,累計開發公益性崗位1753個,資助殘疾貧困人員2481人;杭州民營企業也在對口幫扶中主動作為,結對幫扶恩施州66個貧困村。杭州國企與民企共同發力,彰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恩施有優質富硒茶,杭州有技術,兩者牽手,如虎添翼。浙江新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作為全國最大的抹茶加工和出口企業,與湖北金果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組建恩施州龍馬新果實業有限公司,在恩施市龍馬風情小鎮發展抹茶產業,打造現代茶產業示范園。目前,該公司建設茶葉種植基地770畝、標準化清潔茶廠1個,安裝碾茶生產線2條、抹茶碾磨線1組,碾茶(抹茶)生產能力160噸/年。茶廠2018年5月24日投產后,增加農戶就業105人,帶動332戶茶農(其中貧困戶158戶)增收452萬元。通過引進杭州抹茶種植和管護技術,春、夏兩季鮮葉畝產可達600公斤,產值4000元以上,較以往產值增加一倍。以往不值錢的夏茶得到充分利用,為恩施100萬余畝茶園帶來一場產業革命。杭州藝福堂、正浩茶葉、杭州茶廠在園區內建立現代茶葉營銷中心,舉辦技術培訓班5期、培訓300人次,研發茶葉新產品3個,銷售茶葉332噸,銷售額1450萬元,帶動農戶3545戶,促進茶農增收580萬元。
#p#分頁標題#e#浙江新湖集團監事長、新湖慈善基金會秘書長葉正猛赴恩施,參加新湖·楓香河“益貧鄉村”公益項目啟動儀式。浙江新湖中寶股份有限公司捐贈300萬元,作為恩施市盛家壩鄉楓香河“益貧鄉村”公益項目啟動資金,同時成立總額1億元的“新湖慈善基金”。浙江新湖集團與我國著名扶貧專家李小云教授發起的小云助貧中心、恩施市盛家壩鄉政府、龍洞河村委會,共同在龍洞河村楓香河自然村開展為期兩年的“深度性貧困與鄉村振興綜合性治理”實驗。
截至目前,在恩施的浙商企業吸納600余名貧困人員就近就業,并通過利益聯結帶動1894名貧困人員脫貧,有力地推動了恩施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變,為恩施州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產銷對接 硒品入杭
全球電商看中國,中國電商看杭州。杭州除了阿里巴巴這樣的電商巨頭,還有一大批中小電商企業。恩施農特產品品質優良、天然富硒,卻由于電商、物流、人才等方面的原因,難以走出大山,農民脫貧增收困難。
2018年9月5日,來自恩施市三岔鎮和太陽河鄉的富硒小土豆正式在杭州貝店科技有限公司的線上電商平臺“貝店”首頁開售,當天銷售15萬公斤。三岔鎮和太陽河鄉257戶貧困戶50萬公斤硒土豆將通過“貝店”賣至全國各地。杭州社交電商領頭羊云集、明康匯、貝貝網等平臺紛紛入駐恩施,攜手助力“硒品入杭”,通過杭州的平臺,讓恩施的農特產品走向全國市場。
恩施硒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落戶鶴峰,是上城區企業杭州峰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響應東西部扶貧協作戰略,第一家進駐鶴峰的互聯網企業。公司投資130萬元,創立鶴峰農產品“硒山尋”品牌,通過微信公眾號、電商平臺以及在杭州上城區的街道宣傳等途徑,有力提升了鶴峰高山有機茶、五谷雜糧、硒土豆等農產品的知名度和銷量,累計銷售農產品近1000萬元。眼下,該公司正加大幫扶力度,協助鶴峰10家企業實現品牌升級,通過互聯網平臺和大數據精準營銷,擴大鶴峰產品知名度。
在杭州,一場“硒品五進”活動正在轟轟烈烈推進,在杭州的商超、市場、食堂、社區都能見到恩施農特產品。杭州為恩施的富硒特色農產品量身打造出線上線下融為一體的銷售渠道。“鶴峰上品”落戶上城區南宋御街,來鳳“鳳凰出山”超市落戶拱墅區,利川錢鋒食品將10余種商品在蕭山匯德隆超市上架銷售,世界硒都博覽館扎根西湖,24小時“無人超市智助魔方”落地杭州市民中心……恩施農產品搭上杭州“互聯網+”快車走出深閨,進入杭州尋常百姓家。
2018年,恩施組團參加了中國(杭州)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浙江省農博會、西湖國際博覽會,中國(杭州)國際茶葉博覽會,5款恩施硒茶榮獲金獎。“利川紅”和“恩施玉露”成為中印兩國元首東湖茶敘國事用茶,在杭州召開的聯合國糧農組織政府間茶葉工作組第23屆會議用茶也改成了“利川紅”和“恩施玉露”。在杭州建立恩施硒茶綜合展示展銷中心,6家恩施知名茶企入駐“茶都名園”。2018年,通過杭州各類渠道,共收購銷售恩施茶葉447.2噸,銷售額1731.7萬元。
對口幫扶,合力攻堅,通過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杭州市和恩施州正形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