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電影:高質量成就好作品
與剛剛過去的2019年春節假期一樣熱鬧的,是2019年春節檔的電影市場。據國家電影專資辦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大年初六),2019年中國電影春節檔的總票房已經突破58億元。在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看來,“今年春節檔不僅票房保持上升勢頭,而且整體電影創作和制作品質都超過去年”。
截至目前,僅3億元成本的《流浪地球》斬獲23億元的票房,一路逆襲成為春節檔當之無愧的票房冠軍,在無數觀眾的驚嘆和點贊之下,該片拉開了中國電影科幻元年的大幕。擁有這樣的開局,2019年的國內電影市場也勢必在更多的突破之中迎來新的成長增量。
1、口碑制勝 好電影值得關注
春節檔是各大電影出品方的“必爭之地”,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票倉檔期。今年春節,《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熊出沒·原始時代》《小豬佩奇過大年》《廉政風云》《神探蒲松齡》8部影片上映,在擁擠熱鬧之余也給了觀眾驚喜。隨著檔期內票房的塵埃落定,“口碑制勝”法則再次被印證,好電影越來越受到觀眾的關注。
春節檔票房和口碑的關聯度越來越高,隨著大年初一各影片口碑出爐,第二天影片就呈現出走勢差異。《飛馳人生》憑借導演韓寒擅長的“段子+人生哲理”以及賽車戲贏取了口碑;寧浩的《瘋狂的外星人》雖然因“科幻+荒誕喜劇”的風格遭遇一定爭議,但一路飆升的票房印證了觀眾對喜劇“軟科幻”是買賬的;《流浪地球》則轟轟烈烈地向世界觀眾證明了中國科幻電影的逆襲,點燃了中國觀眾對國產科幻大制作的信心;《熊出沒·原始時代》的票房走勢則體現了動畫片“悶聲發大財”的春節檔票房定律……
據阿里影業“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由于口碑高評價好,影片《流浪地球》的全國排片場次占比從年初一的11.5%提升到年初五的32.7%。面對《流浪地球》的爆紅,大多影院都及時增加了排片。一位院線經理告訴記者:“在觀影淡季,電影院的排片調整通常是一周一次,但今年很多影院在春節假期間每半天就會根據市場反饋調整一次,以滿足百姓的觀影需求?!痹谝櫩磥?,“商業性已經不是中國電影的唯一追求,關注人、關注現實、關注中國、關注價值已經成為中國電影人的自覺,這是電影產業化改革帶來的最喜人的進步”。
然而,品質不佳的電影即使有好的營銷手段,觀眾也不會買單。年前,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通過官方社交賬號公布了一個主題為“啥是佩奇”的宣傳片,創意獨特,火爆網絡,被網友刷屏。但這個火爆的宣傳片并沒有給電影帶來火爆的票房,反而這部電影低幼化的呈現方式和拼盤式的情節飽受觀眾詬病。周星馳的電影《新喜劇之王》基本把二十年前的《喜劇之王》故事再講了一遍,也被網友吐槽“炒冷飯”“賣情懷”,頻繁植入的廣告也被批評“缺乏誠意”。對此,影評人李政表示:“一部電影觀眾是否買賬,最終還是要靠影片本身的質量?!?/p>
越來越多的好電影在春節檔出現,讓人們對這個檔期的期待值越來越高,不論怎樣,口碑已經成了決定票房走勢的主要因素。
2、類型突破 國產科幻片贏得成功
據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聯合藝恩進行的“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2019年春節檔調查”結果顯示,春節檔觀眾滿意度得分83.9分,獲“滿意”評價,是自2015年開展調查以來春節檔中的最高分。檔期內不同類型的影片滿足了觀眾多樣化、差異化的觀影需求,科幻片《流浪地球》以85.6分獲檔期滿意度冠軍。
“太陽系即將毀滅,人類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這個聽起來既瘋狂又炫酷的“末日故事”,來自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的作品,構成了電影《流浪地球》的基本內核。而在海外市場,對于全球同步發行的中國第一部硬科幻電影,外媒也表現出了少有的關注。導演郭帆的團隊非常成功地把這個小說里面的中國內核,幻化成了電影里面觀眾看到的那份具有強共鳴、強共情的中國式故事和情感?!读骼说厍颉返某晒橹袊苹秒娪暗陌l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在《流浪地球》的出品方之一、北京文化電影事業部總經理張苗看來,“中國科幻影片和好萊塢科幻影片的最大差異,取決于有沒有一個中國的內核,而這個內核實際上就是中國的人物、中國的故事和中國的情感”。
在這個春節,《流浪地球》占據了 “C位”,被觀眾譽為國產科幻片的里程碑制作。國家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趙葆華表示:“《流浪地球》在制作上顯示出了中國電影工業的成熟度,內容上體現了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憂思和責任的擔當,是一部讓中國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轉型升級的代表性作品?!痹谝櫩磥?,“中國電影有了太空意識、全球意識。電影的投資水平和工業化水平明顯提升,標志著中國電影整體的進步”。
#p#分頁標題#e#值得肯定的是,《流浪地球》的上映讓中國科幻電影看到了發展的空間與希望,看到了與好萊塢大片競爭的力量與勇氣……影評人韓浩月表示:“國產科幻片可從《流浪地球》中獲得大量可借鑒、可復制的經驗。以前國產電影都是‘土味兒科幻’,今后可以把格局打開,營造宏大的史詩效果。”
3、票價升高 內容過硬才能可持續發展
今年春節檔,人們最大的感受是電影票變貴了。網友們除了吐槽電影,也開始吐槽起了電影票價。幾乎所有地區的平均票價都在44元以上,各種購票App中不僅19.9元的特惠票變得罕見,就連正常票價也比平時漲了5元左右。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的觀影人次達到1.3億,相比2018年的1.45億同比下降10.3%,檔期驅動力更迭信號明顯。大年初二到初六(2月6日-10日)單日票房相較于2018年同期變動振幅維持在3%以內,而觀影人次的減少卻在12%以上。
隨著今年票補力度的減弱,電影票價普遍上漲,尤其是三、四線城市成為漲價主力。因此,從相關數據不難看出,北上廣以及中東部地區春節檔票房增長明顯,相比之下西部地區票房呈負增長,電影版圖顯得蕭條?!靶℃偳嗄辍睂τ陔娪捌狈康呢暙I在這個春節偃旗息鼓,并沒有展現出如以往態勢的積極促進作用。
貓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王軼對記者說:“春節期間電影票的漲價調和了縮水明顯的觀影人次,維持了今年票房成績的穩中有升。但在增長之下,國產電影的發展軌跡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部分驅動因素的作用有所消退。我們能夠從中看到電影市場的發展沸騰,也能感受到拐點來臨的氣息?!?/p>
雖然票價有所增長,但高品質的電影仍然受歡迎?!读骼说厍颉贰动偪竦耐庑侨恕贰讹w馳人生》三部電影的票房位列春節檔電影票房前三。不可否認的是,這三部電影的口碑和質量都得到了觀眾的認可。總覽今年春節檔的8部電影,整體呈現出不俗的品相,8部中有4部影片的貓眼評分在8分以上。相比2018年數據,高質量電影的中堅力量日益堅實,春節檔正在努力鍛造品質,不負觀眾預期。優質內容發酵的高口碑效應開始掙脫明星效應、經典IP、大制作等因素控制,成為左右票房走勢的決定力量。
在王軼看來,“如今觀眾在選片上更理性,也更注重分析,甚至會主動比較多個平臺的電影評分綜合得出評價,選擇一部影片如同完成一份微縮版影片市場分析報告,這也證明春節檔口碑為王的時代到來,意味著春節檔‘圈錢就走’的行為已經行不通”。
這個春節,人們在眼花繚亂的影片中糾結選擇最值得觀看的作品,觀影人次和電影票價也在平衡博弈中維持著票房的上漲。這個春節,歡樂祥和的氛圍依舊是喜劇電影綻放的沃土,但卻不是唯一的選擇;國產科幻片迎來新的工業起點,顯著的突破足夠讓它跑贏這場比賽……
在今年春節檔電影市場持續火熱的場面中,人們期待著這場“開門紅”將為2019年中國電影注入新的力量,讓中國電影在2019年迎來更好的發展。
(本報記者 牛夢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