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有66萬的奔馳車嗎,要不出門就漏油的那種。”
前段時間,網上關于西安奔馳車主漏油事件被炒得沸沸揚揚。4月17日,盡管根據最新的消息,奔馳女車主與4S店達成了和解。但是,單一事件折射出來的汽車零售環節亂象,絕不能像一陣風一樣,刮后即消停。
尤其是莫名其妙地繳納了1.5萬的“金融服務費”,是否涉嫌偷稅漏稅和亂收取費用等現象,仍然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還有,奔馳此次的公關,也值得我們研究。
01:為什么奔馳公關失效了?:
4月13日下午五點,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通過官微首次發布了聲明。
但是,輿論并不買賬!
很多網友紛紛說道,事情都過去這么久了才發聲明,而且一副高高在上的口氣,很難感受到誠意。甚至還有人半開玩笑的說道:
“連公章都忘蓋,這也太敷衍了”。
也就是說,在事情發酵前的半個月里,奔馳女車主盡管與4S店溝通從最開始的“退款、換車”變成了“免費更換發動機”,但是事情并未得到解決。或許,如果輿論不發酵、如果這位女研究生車主不耍潑,4S店可能真的免費更換發動機,然后匆匆了事。
正因為此,當奔馳迫于輿論和監管層的壓力做出聲明的時候,輿論一邊倒的不予諒解。因為,這副聲明儼然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即便是道歉,也拐著彎子給自己貼金。
我相信,奔馳事先沒有預想到,這件事情發酵的速度會如此之快。但是,反過來說,即便奔馳一開始就知情,第一反應也可能是如何盡快讓4S店擺平客戶。
在扯出“金融服務費”后,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在4月14日下午五點,也發布了一則聲明:表示公司一向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不向經銷商和客戶收取任何金融服務手續費。
但是,這樣的公關行為顯然不能讓人信服。
因為,只要是買車貸過款的用戶都知道,“金融服務費”也好“手續費”也罷,總而言之占貸款金額的2%-5%幾乎是行業里的潛規則。
這就回答了為什么如今的公關越來越失去效果。因為,品牌在事態發酵前想的首先是,如何采取手段平息事態;等到發酵失控后,品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會選擇道歉和妥協,但初衷并不是為了消費者。
就像網絡盛傳的這條消息: 一言蔽之,就是消費者越來越不相信品牌了。
02:為什么輿論的影響這么大?
天下苦4S店久矣!
用這句話來形容這次的奔馳漏油事件再合適不過了。那么,為什么這次輿論的影響會如此之大呢?
首先,這事擱在奔馳身上。
試想一下,假如被曝光的是吉利、比亞迪、長城這樣的品牌,受關注度這么大嗎?顯然不會!
因為,奔馳在國內心目中,一直都是最閃耀的汽車品牌。
而且,66萬進口車的“身價”與尚未開出4S店形成強烈反差,極大的滿足了吃瓜群眾的胃口。
其次,車主極端的維權方式。
之所以在之前的半個月里,女車主即便是步步退讓也沒能夠讓事情解決。不得已,碩士學歷的女車主只能像個潑婦一樣,站在66萬奔馳車上面嚎啕大哭。
于是,就像網上的段子一樣,“寶馬讓女人在車里哭,奔馳讓女人在機蓋上哭”,讓事件更具有傳播性。
這是此次事件能夠發酵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再次,公眾強烈的共鳴。
任何一個事件的曝光,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早已經有千千萬萬相似的案例。但最終,要么是消費者選擇了忍氣吞聲,要么就是被商家或者品牌主擺平了。
但是,并不說民眾心目中就沒有怒火。
買車的時候,誰沒有被4S店坑過?維修保養的時候,,誰沒有被4S店宰過?
最后,涉事門店傲慢的處理態度,自媒體尤其是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的推波助瀾,也是事情發酵的重要原因。
03越來越失效的公關行為
此次奔馳飽受質疑的原因,還有一點是回應的速度太慢。
但其實,所謂的“速度太慢”不過是公眾的借口。本質上說,如今的公關行為,已經越來越失效了。
去年5月份,北大校長在校慶演講時將鴻鵠一詞讀錯,隨后在網上引發了軒然大波。
隨后,就是北大公關出場了。
在第一時間,北大校長發表了誠懇的致歉信,并且毫不推卸責任,大膽的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按道理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不過,輿論很快就從事情的本身轉移到對北大這座百年學府上去。
因為,在他們看來,北大是全國最好的大學之一,也是所有文科生夢寐以求的殿堂。而且,是在校慶這樣的重大場合出現這樣的錯誤。
甚至于說,輿論很快升級為對中國教育制度和現狀的批判!
前不久,一篇《網紅要干掉廣告公司》的文章引發了市場關注。盡管這樣的結論尚存在爭議,但是網紅的影響越來越大,卻是不爭的事實。
即便是王思聰吃根玉米,都能上熱搜,足以可見KOL意見領袖的影響力。
在我看來,對于品牌來說,其實并不是公關行為變得弱化了,而是在事發前,品牌明明可以采取措施避免危機的發生,卻視而不見;等到危機爆發后,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何平息怒火,要么威脅恐嚇、要么花錢消災;最后事態徹底失控時,又只是一封道歉信草草了事。
換句話說,不拿消費者當回事的品牌,消費者豈能不怒?
成都清晨認為無論做人還是做事,真誠和坦誠最重要。畢竟,大家都會將心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