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個功能全面的農銀e管家網站,讓我每年多掙兩萬元都不止。”每次提到農銀e管家,在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孟店鄉開超市的王大姐都樂得合不攏嘴,“農銀e管家把我們超市掛上去后,我們可以直接上網下單采購土特產品、各種酒水以及各種調料和日用百貨。因為采購量大,縣城的批發商還免費給我們配送。”這番話不僅道出了王大姐的心聲,也是對滄州市近些年踏踏實實發展助農取款服務業務成效的認可。
近年來,人行滄州市中支以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為抓手,積極引導轄內金融機構推動助農取款服務與電商深度融合。該行依托遍布全市鄉村的助農取款服務點,在原有查詢、小額取現、轉賬匯款等功能基礎上搭載電商功能,將助農取款點電商化、互聯網化,幫助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實現了方便、快捷的資金結算,提高了縣域農副產品、管件、皮毛制品等產品的銷售量,有效推動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據統計,截至今年11月末,滄州市共建立助農取款點達9200個,對全市5632個行政村基本形成了全覆蓋,其中加載了電商功能的綜合性電商惠農服務點達到3900個,比去年同期增長40.3%。
位于滄州市滄縣的崔爾莊鎮盛產金絲小棗,以往當地都是傳統的線下銷售方式,客戶比較固定,多年來營業額也沒有多大突破。聽說新疆大棗、陜北駿棗在網上賣得很火,當地棗農也都想在網上銷售試試,但是缺乏網上開店的相關知識,導致這個愿望遲遲不能實現。在2015年,農行滄縣支行積極開展“農銀e管家”業務,啟動“助農取款+農村電商”的營銷模式。當地棗農趙大姐在該行的指導下開始在網上賣棗,當年就憑借超高的線上訂單盈利20多萬元。
為了讓更多的農戶參與電商創業,人行滄州市中支積極協調電商平臺及開辦銀行制定了業務培訓辦法,督促涉農金融機構通過組織現場培訓以及定期回訪的方式來協助農戶開辦自己的電商業務。同時,該行還面向助農取款點和持卡農民進行培訓,培訓內容不僅包括助農取款、銀行卡等金融知識,還涵蓋了互聯網金融、網店開設、網上營銷等。截至今年11月末,該行共組織培訓93次,人數達1.3萬人次。
為推動助農取款服務與電商深度融合,人行滄州市中支還積極鼓勵轄內金融機構創新業務模式,依托“助農取款+電商”平臺,力爭“農村支付渠道與農村電商銷售網絡”資源共享,將特色農產品整合到線上進行宣傳、推廣、銷售,打造農產品產業鏈。如轄內農行滄州分行就針對農戶開展“傳播式”營銷,并將七個大型專業市場作為營銷對接重點市場,打造出一條“便民富農”的特色化發展之路。
截至今年10月末,滄州市電商助農點業務量已達到15.63萬筆,金額達43.36億元,其中貧困地區電商業務量達7.68萬筆,金額達10.0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