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1日訊,5月18日,協和醫院婦產科副教授龔曉明醫生在微博中表示,百度百科詞條中把該院婦產科孫大為教授稱為“北京466醫院婦產科特聘專家、學科帶頭人”,孫教授聯系百度要求修正,卻被要求提供證明他不是466醫生的材料,這讓他們感嘆百度百科其實是“私立醫院營銷地盤”。 百度百科被網民視為“網絡百科書” 半年前,龔曉明醫生還透露,百度百科宮頸糜爛的詞條“有很多誤導老百姓之處”,而他花兩個多小時刪掉誤導內容、加上正確信息的版本卻未被百度百科審核通過,反而是某私立醫院修改的版本得以通過。淘寶網上,不少賣家招攬著“建立百度百科詞條”的生意。大量的營銷信息甚至虛假信息隱藏在被網民視為“網絡百科書”的開放平臺上。這是一個沒有明確的監管部門,李鬼橫行而李逵反倒投訴無門的樂土。 保健品詞條一個40元 據統計,截至2013年5月30日,已經有3210973位用戶貢獻了6219146個詞條。龔曉明醫生遭遇的,僅僅是百科詞條利益鏈條上最末端的一環。陳揚(化名),一個靠建立和維護百科詞條賺錢的生意人。“保健品方面的,比如蛋白質粉、魚油、膠原蛋白飲料這些,一個詞40元,內頁鏈接和圖片都管加。”根據百度百科官方網站介紹,一個詞條由百科名片、詞條正文、正文圖片與圖冊、詞條內鏈、參考資料、開放分類、相關詞條等組成。陳揚所說的“內頁鏈接”指的是詞條內鏈,在百科詞條的正文里找到客戶指定的關鍵詞,通過編輯操作使這個詞可以點擊、并直接指向客戶指定的網頁。“大家對百度百科比較放心,你的鏈接和產品圖片往上面一放,不會有太多人覺得是變相廣告。”在百度百科詞條維護業內,維護的難易程度不同,報價也不同。陳揚用來招攬生意的幌子是“百度百科每個詞條29元,全網最低價”,顧客上門后,他會根據審核的嚴格程度、詞條的競爭激烈程度開價。“藥品方面的詞條做不了,百度要求提供批準文號,互動百科、搜搜的可以做,創建詞條和加鏈接一起是每詞條35元,單加鏈接30元,保健品、藥品這些做的人多,價高,如果要做的詞條數量多,30個以上有優惠,每條減5元。”而地名、人名等“基礎詞”的價格明顯便宜,“建企業名的詞條每個29元,套餐價70元,除了百度百科,還管搜搜百科和互動百科。”陳揚的“售后服務”會跟進一星期,“如果鏈接、圖片被刪,我們包補一星期”,之后若再被刪,則要按原價進行收費。搜搜百科和互動百科的“售后服務”時間則為10天。有賣家甚至開出了套餐價,所涵蓋的開放平臺,除了百度百科,還擴展到“360、搜搜、互動”:人名類創建詞條每個20元,添加鏈接或圖片每詞10元;產品、網站、企業等“商品類”創建詞條40元,添加鏈接或圖片20元;醫院、化妝品、保健品等“特殊類”創建詞條80元,添加鏈接或圖片40元。陳揚坦言這一行競爭激烈,“尤其是百度,很多人盯著,我幫你加鏈接加圖片,你的競爭對手也在做,萬一你被一個或者更多的競爭對手盯上,而且人家從公關公司顧專業水軍,即便我這邊有好幾個工作人員也是顧不過來的。”所以,像他這樣的賣家做長期維護的不多。事實上,陳揚所做的生意,與水軍同質。 普通賬號20元 核心賬號60元 “小作坊”終究是敵不過公關公司和營銷公司旗下的網絡水軍的。于是,“小作坊”里衍生出了另外一種行當——兜售百度百科賬號。阿俊從2008年開始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賺錢,最初代寫軟文,百度百科上線后,他先做詞條維護,之后靠百度百科的賬號升級制度賺起了錢,專們代練賬號進行兜售,還把自己多年來創建詞條、給詞條加鏈接和圖片的經驗總結成“教材”隨號贈送,“保證90%以上的審核通過率”。百度用戶在百度百科上參與編輯詞條,即可獲得獎勵積分,積分分為經驗值和財富值兩部分。經驗值來自用戶對百科詞條的創建、修改、完善,“用戶的經驗值增加到一定值時,可以晉級并獲得更高的頭銜,從而獲得額外的編輯權限。”2010年10月開始,“有一定編輯能力,而且一直在堅持為百科做貢獻的科友就有希望成為核心用戶,只要百科等級達到四級,通過率達到85%,復雜編輯達到50個,就有資格申請加入百科核心用戶體系,成為百科核心用戶。”更高的賬號等級,意味著更高的編輯權限。這也是阿俊兜售賬號的主要賣點。他介紹,四級普通帳號可以編輯內容較豐富型的鎖定詞條、無限制編輯和創建百科名片、投訴優先審核、提升詞條提交通過率,“而四級核心賬號是在普通賬號的基礎上擁有編輯特權、核心用戶標志、可以申請分類管理員,主持自己分類中的一些日常事務。”為了打動賣家,阿俊時刻不忘給顧客們算經濟賬:“找人做一個廣告鏈接20到30元,創建一個詞條一般是40元,但買一個四級普通帳號只花20元,四級核心賬號是60元,每天可以做10個廣告鏈接,同時還可以創建20個商業詞條,這多劃算。” 賬號升級需要時間,阿俊的生意實際上是預定制度,但無論哪一類賬號,他都保證能在3天內交出。盡管百度百科的四級核心賬戶需要提交個人信息,但阿俊說根本無須擔心,“不用提交身份證號,名字隨便編一個就行,百度方面也不會查。”在每一筆交易中,阿俊都不忘跟顧客聲明,“如果用購買來的核心賬號幫自己做廣告、被百度追究甚至要背負法律責任,本店一概不負責。”對于如何避免因發廣告而被查封賬號的風險,阿俊直言:“多買幾個賬號就好了,換著用。” 被動了蛋糕 水軍直接辱罵 王永忻在百度百科上創建和維護著不少醫學類期刊詞條,維護的過程一波三折,經常陷入與水軍的拉鋸戰。“百度百科是人人可編輯的百科全書,水軍利用的也是這一點,防不勝防。”王永忻覺得,“百科里面很亂,明明是給大家提供知識的平臺,現在成了做廣告的地方,虛假信息也不少。”“他們很囂張,都不用我找他們,他們直接來找我。”由于王永忻在維護百科詞條時反復刪除水軍們添加的內容和鏈接,以至于不少水軍通過百度私信找他“溝通”。態度和緩的水軍跟他說“我不刪你的內容,你也別刪我的,咱們互不干涉”,態度惡劣的水軍則是直接辱罵。至今,在王永忻的電腦里還保留著水軍辱罵他的對話截圖。王永忻觀察每一次百科版本升級后的情況,發現了一個規律:“每一次版本升級后,水軍們幾乎是立刻做出反應、調整他們的營銷內容和鏈接,而作為用戶,每次版本升級后都是要有一個適應過程的。”對此,王永忻曾質問百度百科工作人員:“信息的真實性、客觀性,你們如何保證?”但從未得到過正面回應。 投訴處理是個死循環 今年2月至3月,王永忻通過百科投訴中心提交了13項投訴對違規詞條進行舉報,已經得到處理的有6條,“他們的處理能力確實跟不上,每天處理的投訴數量遠達不到接到的投訴數量,積壓的投訴越來越多。”通過百科投訴中心對違規、涉嫌營銷、甚至是發布虛假信息的詞條進行投訴,這種最直接的處理方式反而成為最低效的方式,“這讓水軍們只要花點時間就能讓他們的鏈接通過詞條展現出來。”對投訴中心失望的王永忻,寄望于與百度方面的電話溝通,“但前臺讓我通過網上進行舉報,在我的堅持之下,前臺才說把我的問題記錄下來反映給百科的相關負責人,而什么時間處理、誰來處理,再也沒有下文。”今年3月15日,王永忻撥打了12315投訴熱線對此現象進行實名舉報,“一位楊姓工作人員答復說會跟百科相關負責人協商后解決。”過了幾天,王永忻再次失望,“我打電話去問結果,說了沒幾句,對方說要開會,等有結果會打給我,但再也沒給我回電話,目前詞條顯示的依然是惡意更改的信息。”王永忻還向其他部門投訴舉報過,“電話打了一圈,沒人管。”從工信部、工商部門到公安部門、網監大隊,“沒有一個部門確實能管的,有朋友給我支招,說等這些部門聯合執法,但那得等到什么時候?”“現在百度百科有個網民權益保障計劃,但據我了解,這種賠付是事后的。”王永忻甚至覺得這種事后補償的邏輯“很奇怪”,“難道一定要先去尋找一條假信息,再去按照這條假信息消費,然后等自己被假藥、假貨坑了再來找他們要求賠付?為什么不能在侵害發生前就杜絕這些信息呢?”在陳揚的“招商”頁面上,赫然寫著選擇百度百科做營銷推廣的三大理由——提升品牌形象、增加網站權重、提高關鍵詞流量,“百度百科是百度自身產品,百度青睞有加;百科詞條權重高,做詞條就相當于跟百度交換鏈接;百科流量高,添加鏈接就是增加流量、增加曝光、增加銷售量。” 營銷業者鄭明表示,這種隱蔽營銷在業內已經是“必爭之地”,“知道、百科、貼吧等產品現在都是營銷的工具,包括百度在做這些產品時應該也考慮到了這些平臺會成為隱蔽營銷的手段。”而在現有環境下,我國互聯網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完善,“有很多空子,網絡營銷也好、網站也好都處于沒有第三方來監管的狀態,也沒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在這種情況下,網站自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只能靠網民們自己多小心。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網 記者:習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