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資。”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的這則比喻,生動闡釋了優化投資環境吸引外資的重要作用。
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外資的重要舉措之一,我國新版“負面清單”將于6月正式對外公布。
5月31日,商務部舉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高峰介紹,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正會同相關部門,抓緊研究推動出臺新的全國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和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新的負面清單將于6月30日前公布實施。”
近一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 金額單位:億美元
將覆蓋更多開放領域
高峰在昨日的發布會現場介紹,負面清單除了包括已經宣布的金融、汽車領域開放舉措之外,還將在能源、資源、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商貿流通、專業服務等領域取消或者放寬外資的限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作為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舉措,我國負面清單已經經歷了數次“瘦身”,對外商限制投資的措施大幅縮減。
我國的第一份負面清單來自上海自貿試驗區,設立之初為190項。2014年,調整減少至139項。2015年,該清單又減至122項,同時擴展到上海、廣東、天津、福建四個自貿試驗區。2017年6月,更新的負面清單又減少了10個條目、27項措施,負面清單縮減至百項以內。
2017版負面清單減少的條目包括軌道交通設備制造、醫藥制造、道路運輸、保險業務、會計審計、其他商務服務等6條,同時整合減少了4條。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新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的出臺,會給外資企業帶來更多的投資機遇。與此同時,對于國內相關領域存在的貿易逆差或投資短板,也將起到很好的緩解和彌補作用,是互利共贏的重大創新舉措。“比如放寬專業服務業外資準入限制,既能緩解我國服務業逆差,尤其是相關專業服務領域的逆差,也給其他國家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而能源、資源放寬準入,有助于我國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開放路線圖將更為明確
高峰在介紹新版負面清單時還表示,新的負面清單將通過給予相關行業一定時間過渡期的方式,列明未來幾年的開放舉措。目前,相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此前,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就新版負面清單特點回答記者提問時曾表示,本次制定新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有兩方面特點:一方面是要進一步大幅度減少限制,不僅是數量上減少,更重要的是以更大決心推動重點領域開放;另一方面是增強可預期性,改變以往“一次一放”的開放模式,將一次性列出部分行業未來幾年開放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明確過渡期。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新版負面清單放寬準入的領域,很有可能也是未來大力鼓勵發展的領域。“新版負面清單分為‘自貿區’版和‘全國版’兩份,‘自貿區’版限制措施可能比‘全國版’更短,開放領域會更寬。這也會給‘全國版’清單的進一步開放提供參考和先行先試的經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5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還就新版負面清單提出了更加細化的要求。會議決定,今年7月1日前要完成修訂出臺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工作。將清單內投資總額10億美元以下的外資企業設立及變更,下放至省級政府審批和管理。
白明告訴記者,負面清單主要的功能是促進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這兩者是結合在一起的。“負面清單由自貿試驗區推向全國,主要是促進了投資自由化。而將審批權有條件下放到地方,則是體現了便利化,能夠大大提高外資準入的效率,節省外資注冊登記的時間。”(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