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1月18日電 (于翔 胡耀榮)1月18日上午,由寧夏社會科學院舉辦的2018年科研成果暨“寧夏藍皮書系列叢書”《西北藍皮書》新聞發布會在銀川舉行。此次發布2019年度寧夏系列藍皮書共5冊,分別為《寧夏社會發展報告》《寧夏經濟發展報告》《寧夏文化發展報告》《寧夏生態文明建設報告》和《寧夏法治發展報告》,發布會同時發布《西北藍皮書》。
寧夏藍皮書以寧夏年度發展的重點、熱點和亮點為切入點,堅持決策咨詢立場和專家學術視角,分析發展現狀,預測發展趨勢,研究發展特點及規律,同時也對發展中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科學總結和理性研判。
《2019寧夏經濟發展報告》指出,2018年,全區經濟保持平穩增長,一二三次產業協調發展,農業生產平穩增長,工業生產穩中向好,市場消費穩中趨緩,新興動能加快成長,創新投入不斷增加。
雖然寧夏經濟呈現運行平穩、動能轉換提升的態勢,但也存在投資回升動力不足,結構調整困難大進展慢,工業生產下行壓力大,市場銷售回升難度大,全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仍不夠堅實,仍處于轉型發展、結構升級、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
2019年寧夏系列藍皮書包括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建設、法治5冊,同時發布《西北藍皮書》。 胡耀榮 攝
《2019寧夏生態文明建設報告》認為,2018年,寧夏大力實施生態立區戰略,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加強,整治環境突出問題,實施重點生態工程,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在開展賀蘭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中,共排查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點位2616處,保留和完成整治2556處,正在整治60處。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42家企業全部拆除退出,共退出土地面積2174畝,開展生態恢復面積2045畝,完成造林任務145萬畝。生態面貌不斷改善,濕地保護工作成明顯。
據了解,寧夏社科院從2001年開始編撰寧夏藍皮書,已走過了十八年歷程,從最初只有一本“經濟社會藍皮書”發展到目前包括寧夏經濟、社會、法治、生態文明、文化等叢書,不僅從理論研究的角度深入剖析寧夏發展中的熱點問題并對戰略性問題進行探討,同時還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和分析。與往年藍皮書相比,2019年“寧夏藍皮書系列叢書”內容更為豐富,觀點更加鮮明,對策建議更具針對性和操作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