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成都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東進”區域如何更加“熱”起來?本次市政協會議上,民盟成都市委員會在名為《推動“東進”區域高效能品牌化發展的建議》的集體提案中建議,可以通過立名、注能、賦形三大舉措,推動“東進”區域實現高效能、品牌化發展。
    立名
    把“東進”做成高熱度的城市新區品牌
    民盟成都市委員會在提案中認為,在城市新區起步發展的初期,“立名”是第一要義。一個明確的新區整體概念,能指明城市發展的新方向。因此,建議推出“成都東區”或“沱江新區”這樣的新區整體概念,開展大力度整體運作。
    在具體實施措施上,提案認為,要對“東進”區域統一進行產業、人居、文化形象的設計和宣傳,通過各種媒體等平臺統一對外營銷,使之成為成都市新的投資目的地、旅游目的地和人居目的地。最終目的是,把“東進”區域營造成國內知名的高熱度城市新區品牌。
    注能
    重點把“世界賽事名城”功能
    布局在“東進”區域
    城市功能是一個城市發展的核心動力,給城市新區“注能”必不可少。這也就是說,要注入特定的優勢資源,遷移重要的城市功能進去,推動城市重心向新區轉移,賦予城市新區發展真正的生命力。提案建議,在周密論證的基礎上,把一部分重量級的、標志性的城市功能向“東進”區域遷移。
    可遷移哪些功能過去呢?提案進而提出,可以重點把“世界賽事名城”的功能單元布局在“東進”區域,將“熊貓杯”國際青年足球錦標賽、國際網聯青年大師賽、“一帶一路”乒乓球公開賽等具有鮮明成都印記的自主品牌賽事東移,盡快使得天府奧體城場館成為賽事熱地。
    此外,提案提出,今年要舉辦好第十八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籌備好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還要依托吉利汽車集團承辦各類汽車拉力賽、越野賽等,邀請各類賽事大咖、網紅、明星蒞臨“東進”區域打卡。下一步,則是需要提高各類體育賽事承載和承辦能力,形成世界賽事名城的高品質載體,積極申辦亞洲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等國際綜合性運動會,進一步吸引世界目光,真正展現出“世界賽事名城”的風采。
    賦形
    注重“可視化”表達
    下午奧體觀賽晚上湖畔聽風
    當城市新區漸漸發展起來,新區的“顏值”和內涵如何,將是考驗它能否留住人才的核心一關。對此,提案建議,要對城市新區進行“賦形”,推出新區的產業形象、生態形象、文化形象和居住形象,展示新區發展的形象化愿景和可視化景象。
    在具體形象塑造上,提案建議,要重視使用“可視化”的表達形式,比如:以天府機場和三岔湖為背景,“上午在香港商務談判、下午在奧體觀賽、晚上在湖畔聽風”,忙碌的工作日后與家人在東部城市新區,度過一個優雅而精致的周末,以展現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形態。
    此外,城市新區還可以借助音樂節、馬拉松、產業展會、體育賽事、文化論壇等活動,依托馬術、高爾夫、方程式賽車等精英休閑體育運動,宣傳推廣新區的獨特品質和生活狀態,使“東進”區域呈現出具有廣泛知名度、品牌吸引力和開放包容性的新城姿態。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鄭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