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東 南
在新一輪信息科技創新浪潮的推動下,全球互聯網正在繼續奔涌向前,網民數量每天都在大量增加,尤其是在世界經濟和科技新興國家。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最近美國發布了一份關于全球互聯網使用情況的最新研究報告。報告稱,去年全球互聯網用戶比上一年度增加3.6億。截至目前,全球網民總數已超過43億。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全球互聯網發源地美國和經濟社會科技發達的歐洲國家,互聯網的普及率尤為突出。北歐地區的互聯網普及率最高,已達到95%,西歐地區也達到了 90%以上。但就單個國家而言,阿聯酋的網民比例最高,已達到99%。網民比例最少的國家有可能是美洲的加納,僅35%。
非洲地區的互聯網基礎設施相對落后,但這幾年也在加速追趕。從一些國際互聯網機構的調查看,越是網民基數少,原本設施比較落后的國家,網民增幅越大。從這方面的比較看,中東、非洲以及中亞和南亞國家的網民比例增長,在全球居于領先地位。
中國的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一般每隔半年公布一次。目前最新的報告還未發布。據上一次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 2018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為8.02億,上半年新增網民 2968 萬人,較 2017 年末增加 3.8%,互聯網普及率達 57.7%,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7.88億。
在世界各國中,中國是網民數量最多的國家,也是移動網民和手機購物網民最多的國家。但據統計,在世界各國網民“深度上網”的調查中,拔得頭籌的國家是菲律賓。所謂“深度上網”,就是每天上網時間遠超一般網民。
據社交媒體管理平臺——“互隨”(Hootsuite)和由市場研究機構“我們是社交”( We Are social)聯合發布的“數字2019”報告發現,2018年,菲律賓人平均每天上網時間多達10小時零2分鐘。
南美國家巴西,以網民每天平均上網9小時29分鐘的時間,位居世界第二。
接下來是亞洲國家泰國,網民平均每天上網時間為9小時11分鐘。緊接著是哥倫比亞和印度尼西亞,這兩個國家網民每天平均上網的時間分別為9小時9分鐘和8小時36分鐘。
據統計,目前,全球網民日均上網6小時42分鐘。其中,美國網民的每天平均“屏幕時間”為6小時31分鐘,中國和英國分別為5小時52分鐘和5小時46分鐘。
在接受調查的國家中,日本人上網的時間最少,平均每天只有3小時45分鐘。日本人不是不喜歡互聯網,也不是不愿用互聯網,而是除了互聯網,他們有更多、更便捷、更直接的溝通交流工具和方式。有些甚至仍然喜歡保持傳統的方式。
調查進一步發現,網民上網占據時間較多的是在社交方面,菲律賓“深度網民多”,網民上網時間高于世界其他國家網民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據統計,在菲律賓,人們平均每天花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的時間為4小時12分鐘,而全球平均時間僅2小時16分鐘。
日本是網民使用社交平臺最少的是國家,日本人每天平均只花36分鐘瀏覽網頁,對社交媒體和設計較平臺的依賴程度遠低于其他國家。
雖然全球網民平均每天“屏幕時間”接近7個小時聽起來可能令人擔憂,但這些數據可能并不意味著人們普遍上網成癮。
倫敦經濟學院媒體與傳播系教授索尼婭·利文斯通認為,美國這份統計報告沒有告訴人們有關過度使用網屏方面的信息,而這非常重要。寶貴的時間,應該花在最寶貴的事情上。上網,只是人們日常生活、工作、社交等等的一部分,而不能過度地沉迷于某一種媒體和工具。
不過,索尼婭·利文斯通認為,很多網民把大量時間花在互聯網上,可能也反映出“政府或者社會的程序在多大程度上已經在線上了”。這意味著我們對政府與互聯網的關系以及人們的網絡社交,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
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信息科技的進一步創新,特別是隨著5G的到來,人們會更多地接觸使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許多人將“堅定地在線工作”,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將與網絡密切相關。有些工作,已經與APP密不可分,如網約車等。
統計報告分析認為,菲律賓人“深度上網”,還可能與這個國家海外勞工多有關。據最新的政府統計數據,目前菲律賓的海外勞務人員大約有230萬。許多人因為家庭分居,需要用網絡社交工具時常保持聯系。
#p#分頁標題#e#倫敦大學學院的米爾科·穆索爾斯分析認為,交流是人們上網的主要原因。“很多互動都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的,”他在接受CNN記者采訪時,舉了智能手機即時通訊應用程序的例子。“這些都是我們喜歡的、有用的、設計精良的技術,它們讓我們能夠與我們關心的人建立聯系”。
盡管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仍是全球接入互聯網的主要媒介,但它們的主導地位正在穩步下降。
2019年1月,全球互聯網用戶平均在電腦上使用互聯網的時間為3小時28分鐘,而2014年1月為4小時32分鐘。之所以出現下降,是因為智能手機的出現:人們使用手機上網的時間越來越多,從5年前的1小時38分鐘,躍升至2019年1月的3小時14分鐘。
據研究報告的作者西蒙·坎普估計,“到2019年,全球數字社區使用互聯網的時間加起來將超過12億年”。(編譯者為東南大學文化傳媒與國際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東方智庫原創稿件受法律保護,轉載請聯系021-60850068。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方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