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4日電 (程春雨)智聯招聘發布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四季度職位發布和投遞量都遠超三季度,就業市場活力升溫,全國37個主要城市職場競爭指數環比、同比上升,全國白領平均32人競爭一個崗位。但同時,37個主要城市的平均薪酬為8096元,環比上升3.1%。
從不同城市的競爭指數來看,智聯招聘監測的全國37個主要城市中,北京招聘需求量排名全國第一,就業機會、成長空間吸引了大量求職者。2018年冬季求職期北京的競爭指數依然遙遙領先,為89.4,同比、環比均有所上升,競爭程度變得更為激烈。
深圳的求職競爭指數則是同比、環比上升幅度較大,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顯示,深圳的營商環境在35個大中城市中位居第一,經濟活力充沛,吸引到越來越多的人才。
同時,多個城市出現排名變化。相對于上一季度,鄭州競爭指數大幅下降,為環比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其次是成都,競爭指數環比降幅排在第二位。
報告還指出,城市之間對人才的吸引力程度依然存在不平衡的現象。武漢、南京地區的人才需求量都進入前十,人才供給卻不夠繁榮,因此競爭情況不會太激烈;天津、沈陽兩個城市簡歷投遞量進入前十,但職位相對短缺形成求職競爭激烈的局面。
從行業看,據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2018年冬季對人才的需求量最多的是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其次是教育/培訓/院校行業,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計算機軟件行業排在需求最多的行業中第三、四位,排名第五位的是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行業。
全國競爭最激烈的十個行業中快消、傳媒進入競爭前十。2018年冬季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行業仍排名第一位,絕對值相對上一季度有所下降。但房地產行業發展前景和市場景氣度不夠明朗,對人才的吸引力也在降低,簡歷投遞數環比數據顯示,房地產行業的增幅略低于其他行業,導致競爭指數降低。
智聯招聘在線數據顯示,2018年冬季競爭最激烈的十個職業中,IT質量管理/測試/配置管理的競爭指數排名第一;交通運輸服務位列第二;財務/審計/稅務排在第三位。藝術/設計、證券/期貨/投資管理/服務和采購/貿易進入前十榜單。
而2018年冬季競爭指數最低的十個職業則是保健/美容/美發/健身、保險和銷售業務。保健/美容/美發/健身業的競爭指數較上一季度有所下降,且幅度較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