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元月之初由研造社、物料圖書館主辦,以“下一個桃花源”為主題的開幕暨論壇于1月6日下午星光影視園北區B3-2研造社總部圓滿落幕。
本次開幕活動由胡潤百富集團總裁、出版人,胡潤光谷的首席運營官呂能幸和胡潤光谷的董事兼COO謝禹瞳聯合主持。
出席本次開幕論壇的嘉賓有:政協委員、明清家具研究專家楊志明;民盟中央教育委員會委員、嫏嬛書房創始人蔣鳳君;空間進化創始人、胡潤光谷董事關天頎;明清家具研究專家、出版人喬子龍;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委員會秘書長姜恒夫;新京報社委,新京報傳媒執行總裁張學冬;物料圖書館創始人鄭毅;研造社創始人馬宇晨;金隅集團建材經貿大廈副總經理朱江;金隅集團建材經貿大廈副總經理蘭華;梵天地產文創運營中心總經理康文玲;漢竹誠裕竹業研究院院長胡燁;北京迪頓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郭恒;深裝集團總經理李炤鋆;蘭普文旅總經理周裕松;ADCC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陳設藝術專業委員會主任何山;Anyscale創始人Tom 陳憲淳。活動現場還邀請了諸多知名設計師,媒體人、供應鏈廠商代表共計200余人,堪稱設計界的大 party。
楊志明 | 政協委員、明清家具研究專家
楊部長簡要講述了明清家具發展史,及在當下傳統家具行業面臨的危機。創新者勝,守者必衰是市場經濟的定律。楊部長表示:傳統行業已經迎來互聯網+的時代。現在是“大智移云”。“大”是指大數據,“智”是指人工智能,“移”是指移動互聯網,“云”是指云計算,當然也包括云服務。在“大智移云”過程中,怎么樣使傳統家具從選料、設計、制作到營銷都來一次變革,已經是悄悄的暗流涌動,把線上的平臺展示和線下的體驗店結合起來。實現產品創新,營銷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研造社創始人馬宇晨大學畢業以后,子承父業,沒有延續著傳統家具老路走,而是獨辟蹊徑,聯合設計界人士,集創意設計和制作營銷于一體,利用“互聯網+思維,打造了一個新的平臺就是研造社,并祝愿研造社在大家的幫助下茁壯成長。
關天頎 | 空間進化創始人、胡潤光谷董事
關天頎老師在圈子中,通稱為“關爺”,也表達對關老師的尊敬。前不久關老師和吳彥祖一起拍攝過《漂亮的房子》,引起了80后、85后、90后的崇拜。現在關老師在四川美術學院擔任課程教授,是我們圈中人緣極好、口碑極高的一位設計師,也是胡潤設計師排行榜著名的上榜設計師,關老師表示:“作為一個設計師代表,首先祝賀研造社和物料圖書館舉辦這次盛大的開幕儀式,很感動。作為一名設計師,希望研造社在研究中東方元素產品方面,給予設計師更多的幫助,因為信息時代和當今大的環境給設計師帶來了新的挑戰。作為一名設計師,未來希望能夠與研造社、物料圖書館有更多的互動,更多的創造新的工作方式。我個人的一點體會,希望我們能在物料和傳統工藝角度方面給設計師一個開闊的天地。
正在講述胡潤百富榜的呂能幸先生
胡潤光谷的首席運營官呂能幸呂總講述,胡潤百富榜源于1999年,20年前打造了第一個百富榜。讓中國富豪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過去20年也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第二個20年,用數字來說話,在胡潤百富榜中全球富豪榜找到了628位10億美金的企業家,同時在美國有580位。也就是說,中國的這些企業家在全球財富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拿到了團體的金牌。我們的財富在上升,我們的自信心也處于逐漸上升的過程。我們一邊看各個國家有沒有高鐵、有沒有芯片,其實最引以豪讓我們充滿信心的應該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大量的高端人群涌向西方購買大量的奢侈品品牌,這些品牌也成為我們周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是在我們的生活方式中,很明確的3、5年前我們進入了完全不一樣的消費迭代升級的過程。胡潤百富有自己的雜志,進行讀者調研,在富豪中每人平均有4塊表、4臺車、2套房,這是標配。但是最近我們在做調研的時候,車、表、包已經不是他們最主要的需求了,排在最前面的是旅游、健康、讀書、茶道、瑜珈等等。說明我們的物質生活達到一定需求的時候,消費者就有了更加深層次的需求。這就是研造社、物料圖書館應運而生的原因,開啟一個新的桃花源。希望我們共同探討新式的東方美學,迎接消費者消費迭代升級的浪潮。
鄭毅 | 物料圖書館創始人
#p#分頁標題#e#鄭總講到研造社&物料圖書館作為物料圖書館的第一個聯名版分館, 在當今的經濟環境下,可能大家都覺得社會的經濟有問題。作為設計行業,作為建材行業,過程中受到了哪些影響,以及這些影響以后會給大家帶來哪些持續性的改變,這是物料圖書館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很多供應商說不知道客戶在哪里,很多設計師也跟說不知道甲方的需求到底在哪里。甲方也有很多的疑惑,現在的房子不像以前拿了地蓋了房子就可以賣了。因為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導致了現在的恐慌和焦慮。所以,物料圖書館一直在想今天面對的挑戰以及未來要面對的挑戰根本原因是什么。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未來的不確定性,現在很難琢磨。
怎么去面對?這就是論壇的主題。物料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觀對于外部合作,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即共生。這是對所有合作伙伴、客戶、供應商的核心價值觀體系。為什么要講共生?就是因為在這樣不確定性的經濟條件下,作為每一個經濟體都應該伸開雙手放開自己的觸角,和社會其他的組織和個人進行連接、進行協調,這樣才可以把大家融合在同樣的經濟體里,融合在同樣的生態環境里,以及融合在大家共同所追求的一個目標里。這就是為什么有這樣一個聯名物料圖書館存在的原因。因為物料圖書館也僅僅是現在大環境下經濟體或者業務狀態中的系中一個點,需要與研造社、胡潤光谷、胡潤百富等等這樣的在自己的各個專業領域去做專注點的合作。只有大家把專注的點連在一起,才能共同形成一個面。由形成的一個面大家共同創造一個經濟體,通過經濟體改變世界、改變環境,這就是最終想做的內容。所以第一個與研造社合作的分館就有了明確的主題和定位,要在東方美學的垂直領域里創造出一個新的物料體系的垂直分類。所有和東方美學相關的物料體系,都會在東方美學研造社&物料圖書管理對供應商進行重新的分類整理,以便于客戶、會員在體系里可以快速檢索找到最想要的產品,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物料圖書館這兩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都是放在如何幫助會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提高交付標準、增加設計價值上。垂直領域的物料圖書館也一樣,都有一個核心的邏輯,最好的產品一定會結合在垂直領域物料圖書館里面。大家不用東奔西走,只要你的腦子里出現做什么類型風格空間的時候,物料圖書館一定會有相對應場景空間給到設計師去做選擇。今年物料圖書館在垂直領域將會做大擴張,拿出更多的空間,拿出更多的服務,給到現在以及未來的會員和客戶,以此來做增值服務體系的提升。
“下一個桃花源”,桃花源就是大家心目中能想象得到的世外桃源。希望物料圖書館和研造社1月6號開啟的第一天會是一個新的篇章,把腦子里的現實之外的桃花源放在現實之中,就在滾滾紅塵中改變設計、改變設計生態,共同為大家創造新的價值。
馬宇晨 | 研造社創始人
馬宇晨在分享研造社內容之前,先給來賓講述了自己做研造社的初衷,馬宇晨出生于傳統家具世家,從小傳統文化給他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畢業之后接手十年的傳統家具生意,但是在孩子出生之后,他們夫妻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開始從垃圾食品的饕客變成了有機食品的堅決捍衛者,從不知道各大學校排名到了解各學校優勢短板,他們開始追求生活的品質和細節,他們開始思考家居環境是否能給他們帶來想要的生活,在這過程中他們淘汰了紅木的電視柜,因為不希望孩子過多的接觸電子產品;他們淘汰了紅木的沙發,因為希望給孩子更多的奔跑空間;他們淘汰了紅木的衣柜,因為相比較之下收納的效率太低。開始有很多改善生活品質的設計產品進入了他們的生活,所以在感受到設計帶來力量后,他在2016年下決心以硬木材質為基礎,中式榫卯為骨架打造一系列和現在生活環境相吻合的系列家具,他尋找了兩位知名設計師幫助一起完成,這個黑色極簡的檀木系列叫做承器,后來在2018年的設計北京正式亮相對外呈現了,在這個過程中,馬宇晨深刻感受到了實現原創設計的艱難,確認設計方向、深化設計圖紙、確定工藝細節,考慮實施可能,原材料采購、技術處理、成本核算、配件定制、打樣生產、員工培訓、品質控制、產品定價、銷售推廣等等無數的環節耗費了海量的時間、金錢以及精力,其中絕大部分都消耗在了不熟悉和不擅長的領域里。這次的經歷讓他了解設計師的艱難和痛點,開始接觸到設計領域,并且開始思考設計、生產以及銷售之間的關系。
#p#分頁標題#e#
在這之后馬宇晨開始不斷閱讀大量的書籍,到各地去考察學習,想要提升自己的設計水平,可是過程中遇到了非常多的挑戰,審美、專業、效率、時間、精力、創意、知識體系等等,都成為了制約。他開始思考和尋找答案,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很多人,在自己專注的領域里不斷做著深度,他們有的一輩子只做一件事,但是這一件事,能夠達到別人無法企及的高度,他們專注在自己的領域里,不斷聚集著能量,這給馬宇晨帶來了很大的震撼和觸動:既然每個人都有局限,為何不通過整合將所有人的優勢擅長發揮出來避免局限?帶著思考他和他的小伙伴們開始了研造社的基礎構架,他們將研造社設定為了一個聚合各方面資源的第三方專業平臺,通過專業合伙人的方式將所有人聚合起來,平臺上每個人做自己專注的事情,當每一個多樣性的需求出現的時候,研造社將匹配匯聚各個方面的合適的資源,通過統籌提供出最專業的解決方案,它也為每一個聚集在平臺上的合伙人提供幫助、協同以及伴隨成長。研造社的價值理念就是讓每一個專注都更加專注。
馬宇晨還提到,2019研造社將開放部分的空間。一層是未來開放的產品展示和藝術交流空間;二層是研造社和物料圖書館的服務中心,創意深化中心以及產品孵化中心;三層是生活方式集合交流體驗空間。未來會在三層呈現小范圍的具有東方生活方式的各種類型的活動;四層暫未開放,未來會作為研造社2.0版本的業務形態的支持。
研造社接下來的呈現會集中在需求解決方案、設計創意集合、創意深化服務、藝術/產品體驗孵化方面。2019研造社將團結更多更優質的東方元素的資源,和更多的平臺合作,舉辦更多的活動,將更好更有品質的東方元素展現給所有人。
接下來楊志明部長、關天頎老師、研造社創始人馬宇晨、物料圖書館鄭毅以及研造社合伙人徐順、龔彬、鄧良為本次開幕論壇舉行了揭幕儀式,開啟了研造社|物料圖書館的新篇章。
左一 徐順、左二 鄧良、左三 龔彬、左四 關天頎、中 鄭毅
右四 楊志明、右三 馬宇晨、右二 謝禹瞳、右二 呂能幸
論壇環節漢竹文旅呂能幸、梵天地產康文玲女士、謎舍設計主理人田少寅、胡潤光谷設計師 郭忠正、見南花林總相繼發表了自己對企業項目、文化、材料及東方美學的論點。
呂能幸先生代表陶家辛女士發言
漢竹文旅是匯聚全球頂尖設計師,聯合知名文旅發展商、各地政府,引入及研發獨具中國文化底蘊的綠色低碳,可再生循環的零碳建筑產品及文旅IP,這正是研造社一直尋覓的合作伙伴。呂能幸先生代表陶家辛女士發言,就胡潤漢竹半田到底要倡導什么樣的生活格調展開了論述,從創立了第一個榜單胡潤藝術榜;到2016年把設計師、地產、金融企業家聚集在一起,發揮了金融、設計、地產三架馬車力量;再到打造胡潤漢竹半田生活村等等項目的創立及完成,都把中國傳統東方美學的生活方式從一個畫面中踐行到了每一天的生活點滴中。
#p#分頁標題#e#漢竹文旅本身也是一個建筑材料,打造了很多竹材料的衍生品,強調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望通過本次開幕論壇的分享,與更多材料供應商、設計師有一個短暫的溝通,未來在研造社有更多的碰撞,一起打造更多更美具有東方元素的生活環境與空間。
康文玲 | 梵天地產
文旅界另外一位大咖梵天地產康文玲女士對此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梵天地產是一個以設計驅動生活美學的工作團隊,在這樣的理念之下,作為未來美好生活愿景的一個平臺伙伴,來為大家做了分享。從國外講到國內,20世紀的城市面貌到21世紀的創意生活,把文化內容放進新的生活空間里。當代的文創是文化+創意+產業,故宮博物院就是完美的詮釋,發揮它巨大的連接能力,創造了許許多多故宮衍生的美學,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未來美好的創意時代,有更多的人進行跨界的連接與合作,在當代空間里創造各式各樣的可能性。
田少寅 | 謎舍設計工作室
謎舍設計工作室田少寅從設計師角度分享了對于東方美學和文旅地產的認知,比較感性的闡述了自己的對于東方美學生活的觀點。通過對以往不同項目的探索和思考分享給大家,東方美學是含蓄的;東方美學不完全是中式的美學,還有日式的、東南亞的,匯總起來形成一種東方美學的體系;東方美學是融合的,一個自然的融合;東方美學是微觀的;東方美學是向心的,最后總結性的闡述了東方美學不只是種美學,也不是東方傳統視覺符號的堆砌,更多的是哲學思考的方式和生活方式。
郭忠正 | 80后青年設計師
郭忠正,80后青年設計師,用起承轉合四個字表達了他對東方美學以及研造社|物料圖書館“下一個桃花源”開幕論壇的理解,和這四個東方字眼在很多藝術形式上的運用、審美規律以及方法上的轉變。“起”是見微知著,以小見大,中國傳統文化的構成包含了儒、釋、道文化和民間文化,這四種文化又都有一個推崇的共通點,那就是真善美。東方美學在不同的環境當中有不同的理解。通過眼觀耳聞得到身感、心悟,轉化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運用到設計當中去。所看、所聽、所觸、所想,貫穿了他生活設計的體驗和實踐,源自內心的東方人文審美,尋找心中的桃花源。
林宇鳴 | 見南花
見南花林宇鳴也分享了關于自己做事的心得,從第一次見水泥花磚,到2012年機緣巧合想重建這個在中國有一百多年的傳承工藝,為此收集文獻、實驗,再到做出第一片水泥花磚,不斷地完善工藝,現在的工藝已經對過去一百年中國的水泥花磚實現了全面的超越。也在此次開幕論壇上分享了材質及制作過程。它有細膩獨特的質感;手工的制作,價值在于它有一定的溫度和變化;百年的傳承;自由變化的風格;歷久彌新的特性;低耗能的環保生產。 水泥花磚就像所有的材料一樣,像一張宣紙、一塊木頭一樣,它的機理是一種材料,在上面進行創作和設計會給到它各種無限風格的可能。未來可以隨意發揮想象,運用到具有東方韻律的空間環境里。
整個活動過程設計師、新材料的研發者、行業前輩、同僚大家都在談一個主題,即研造社&物料圖書館開幕儀式,尋找“下一個桃花源”下一個桃花源。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不同的桃花源,今天只是一個開啟尋找的過程。希望通過新的材料、新的物料、營造的新的方法,用新的架構體系找到線索,開啟東方美學生活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