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
齊魯晚報訊(記者 趙念東)12月25日,全市新舊動能轉換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在菏澤市圖書館舉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現場獲悉,到2022年,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將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新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而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到7萬元/人。
新經濟比重將達30%
據菏澤市發改委副主任孟祥成介紹,先后30多次修改完善的《菏澤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緊扣菏澤“十三五”規劃和新舊動能轉換“十大工程”,與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澤、魯西崛起”的若干意見相銜接,確定了發展質量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全面增強、生態環境全面改善、開放優勢全面鞏固、民生保障全面提升五大發展目標。
孟祥成說,力爭到2022年,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新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左右,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到7萬元/人,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提高到80%左右,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2%左右,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2%以上,經濟外向度達20%左右。到2028年,這一輪新舊動能轉換全面完成、動態演進,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進入全省第二方陣。
記者從現場獲悉,根據菏澤產業發展現狀,確立了大力發展高端化工、生物醫藥、機電設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農副產品加工、現代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七大主導產業,力爭到2022年,五大工業主導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4萬億元,現代商貿物流交易額達到6000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萬億元。
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鄉村振興
孟祥成說,在鄉村振興工程方面,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五個振興”為抓手,全面推動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努力把菏澤打造成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先行區。
“在發展規劃中,發揮特色優勢推動產業振興,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融合發展“新六產”,深入實施科技展翅行動和質量興農戰略。”孟祥成稱,到2022年,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0%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著力打造世界知名牡丹產業區和山東省果蔬產業副中心等特色優勢區。
堅持引育并舉推動人才振興,加強農村人才的內育和外引,深入實施“歸雁興菏”引才工程,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在編制和崗位空缺數額內招募“三支一扶”人員,依托省內高校免費定向培養基層農技推廣本科、專科生,到2022年全市新型職業農民達到5萬人以上,培養造就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此外,踐行綠色理念推動生態振興,大力實施“四減四增”、人居環境三年整治和“七改”行動,推進農田林網、綠色生態廊道和濕地保護工程建設,力爭到2022年,基本實現道路硬化“戶戶通”,村莊污水處理率達到55%,40%的村莊建成美麗鄉村。